1983世界著名心理学家、教育学家、霍华德•加德纳提出了多元智力理论:智力是多元的,不是一种能力而是多种能力的组合。


人类有七种智能,除了被传统智商测验所重视的语言智能和数理逻辑智能,人类还有音乐智能、视觉空间智能、肢体运动智能、人际智能和自我认知智能。其中:自我认知智能和人际智能是情商理论的直接来源;而“身体——动觉智力(Bodily kinesthetic intelligence)”则是动商理论的基础。

随着国内外对智商、情商的多学科研究获得大量研究成果,同时在对情商、智商有所领悟后,从人类全面发展的角度,我们隐约感到还缺少一个支脚。从人的整体存在角度来分析和研究人的认知、情感、行为三大领域,是被界范围广泛关注的,如果说认知对应“智商”、情感对应“情商”,那行为便对应了“动商”,而且从心理学研究层面讲,行为是认知和情感的最终表现方式,也是对人类社会最有现实效能的干预。所以那个我们认为缺少的支脚,而且最具力度的支脚,无疑就是“动商”。所以“动商”开发,成为许多发达国家教育改革的重要指导思想。

我国教育领域一直提倡“德、智、体、美、劳”全面发展。但长期以来,无论在学校教育还是在家庭教育中,“重智轻体”、“重智轻情”等现象普遍存在,智力发展被认为是获取成功的最重要因素。智力以外的其他素质等包括情商、动商都被忽略了!与之相应的教育手段也被狭隘地限定在“应试教育”上,只重视智力培养和知识的传授;忽视学生运动素质、运动能力和为人处事方面情商的培养;评价个人成才和成功的标准也只局限于和智力有关的“学历”、“分数”和“技能”。

这种发展“智商”、轻视“情商”、无视“动商”的应试教育行为,导致的结果就是:使得素质教育的培养目标流于形式;基本忽视了全面发展的人才标准;培养出一大批“高分低能”、“分高体差”的小眼镜、小胖墩、小驼背的“半拉子”学生;成为学生体质连续近三十年持续下降,难以得到有效遏制的问题根源。这,已经成为中华民族未来发展的重大忧患!

作为现代化建设的合格人才,应当具有良好的人格素质、知识修养、健康的体魄和健全的心理,在造就人才方面,高智商、高情商和高动商应是相辅相成的。然而,现实生活中:经常会听到家长因为一些类似于“孩子课业太繁重”的原因放弃体育训练的时候,我们总是扼腕叹息,家长们让孩子错失的可能是他们这一生最宝贵的东西。对孩子长时间的知识灌输就是提高学习成绩的有效途径吗?为了学业放弃体育训练,孩子学习就更优秀了吗?
科学与实践其实已经不断给出了答案,要想学习好,孩子必须具备一种能力,那就是学习力。即要有学习动力、兴趣、良好的学习习惯、学习的意志力,也要有接受知识、认识问题、分析问题、解决问题的能力。
体育训练对学习力提升非常有帮助,要点如下:
一、性格:方法导向
孩子的性格往往决定着他的学习方法。每一个孩子都有自己的一套学习方法,并不是一概而论的。外向的孩子善于表现,能很快适应新环境,但思考问题不深入。所以,这类孩子需要扎实根基,多思考,多巩固。而内向的孩子会思考很多,但不善于表达自己,对于这类孩子,需要积极鼓励和引导其表达和沟通。体育训练能帮助外向的孩子静下心来思考问题;
训练中,与教练和同伴的交流能帮助内向的孩子提高社交能力。不同性格的孩子,需要不同的教学方式,这样能帮助孩子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,事半功倍。
二、兴趣:寓教于乐
学习是一个枯燥的过程,学习兴趣是孩子持续学习的根源。如果孩子在学习中,努力的过程常常被肯定鼓励的话,那孩子在面对困难的时候,就更愿意去尝试而付出更多的努力。因为学习的过程给他带来了成就感。而没有兴趣的孩子,你再怎么逼他也没有用,反而会让他更加厌恶。所以,唯有激发孩子的兴趣,把学习与生活结合在一起,孩子才会知道学习是自己的事情。训练就是教育孩子对任何挫折的态度,积极面对自己的人生,也是一个激发孩子求知欲的过程。

三、竞合:提升素质
清华大学著名经济学教授李稻葵分析道,运动员不仅具备异于常人的身体条件,更关键的是,具备有成功者具备的特殊心理素质。人类社会存在,竞争和合作就是永恒的主题。人与人之间有竞合,国家与国家之间也存在竞合,单靠一项是无法取胜。这就是体育精神。而运动员身上是两者兼备。

首先,运动员是懂得如何去竞争的一群人。体育游戏天生就带有竞争性,运动员身处其中,天生要善于竞争、喜欢竞争。其次,运动员要懂得团队合作,即使是单人项目,也同样需要教练、陪练、营养师等的团队配合,只有每个环节都做到优异,才可能达到高水平的竞技状态。
四、自制:成功关键
好的行为习惯(特别是自制力、时间的管理、责任感、条理性等),是影响孩子学习的重要因素。智商高并不代表学习好,自制力比智商更能预测未来的学业表现,它将决定孩子的学业、乃至他们的一生是否成功与幸福。学习,是件持之以恒的事情。时间不够,能不能合理安排时间?不想学习,能不能克服懒惰?受累受苦,能不能坚持下来全神贯注地学习?这都是自制能力决定的。

能控制好自己的人才能克服各种消极情绪,控制自己的欲望,全神贯注地学习。体育训练比学业更辛苦,更容易让人放弃。如果这都能坚持下来,还有什么是坚持不了的呢?
五、核心:脱颖而出
听很多家长说:我们的孩子接受的是精英教育。抱歉,未来只属于精英中的核心,只有具备运动员优秀素质的青少年,才有机会在未来的精英竞争中脱颖而出,因为他们有难以击垮的信心和号召力。一个能赢的团队一定也是经历过许多逆境的团队,不可避免有过失望、恐惧、质疑、懊恼……尤其在千变万化的比赛场上。在竞赛落后的情况下,核心人物必须摒弃杂念,不能纠结在“真惨、真倒霉”的心态上,也不能妄想一举定乾坤,而是集中精力想好下一步,才能把握住赢回来的机会。这种机会往往转瞬即逝,必须保持住高度的注意力,才能捕捉到。这恰恰是一个成功者应该具备的素质。

获得竞速光轮模拟赛车系列赛公开组及亲子家庭组双赛冠军
从学习力需要具备的因素来看体育训练是可以激发孩子学习能力的,唯有身体好、精力充沛,孩子学习才会更有效率,从而提高学习力。体育训练更多的是培养孩子的毅力、专注力、判断力、自制力以及良好的抗挫能力、积极正面的心态,这些都有助于提高孩子未来解决工作和生活中问题的能力。一个常常运动的人是很少得抑郁症的,他的情绪通常是会比较好的,思考问题的时候也是积极乐观的,同时长期而正规的训练可以奠基个人习惯的形成,好习惯也是好成绩的基础。

只要合理安排时间,体育训练绝不会阻碍、影响、耽误孩子学习,加之近年科技与体育的不断结合,让青少年们有了更高效、更安全,且低成本、体验度好的运动项目。科学的视听动协同训练方法能更好的促进了青少年的全脑开发,文化视野和综合素质也在寓教于乐的训练中快速提升,不但有效的帮助了孩子学习,更全面的帮助了孩子成长!

尚无评论